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ㄧˊ

辶部 共15画 半包围结构U+907A
汉语字典

辶部部

12画

9画

半包围结构

yi

KHGP

YLMC

WJAL

35308

U+907A

遺 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以追切頁碼54頁,第21

異體

𨘤亡也。从辵䝿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與追反頁碼157頁,第5行,第3

𨘤忘也。從辵貴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以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3頁,第7許惟賢131頁,第8

𨘤亡也。

段注《廣韵》。失也。贈也。加也。按皆遺亡引伸之義也。

从辵。貴聲。

段注以追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遺,遂皆訓亡,兩字實即一字。

遺贈乃饋之假,皆从貴聲。

遺、遂皆訓亡,恐古只是一字。遺失係其引申義。

遺、遂古音近,實一字耳,遂之訓「安」、「成」、「從志」者,皆㒸之假也。

白话解释

遗,遗失。字形采用“辵”作边旁,“贵”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從辵、聲(「」是「遺」的初文,像兩手捧著畚箕之類的東西裝沙土,而沙土下遺之狀);戰國文字楚系同金文,秦系從辵、貴聲;篆文、隸書、楷書都同秦系。字從「辵」為義符,表示與動作有關(亡失、丟掉、餽贈都是一種動作);從「」、「貴」都是聲符,都有兼義的功能。「」字不見《說文》,古文字學家都以為上像盛物之器,下像所盛之物向下遺漏之形,就是「遺漏」義的本字,此義與「遺」的「亡失」義相關,因此有兼義功能。「貴」字,《說文》釋其本義為「物不賤也」,就是「高貴」、「昂貴」的意思,與「遺」的「贈送」義相關(送給人的東西應該是高貴或昂貴的),因此也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遺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4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55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30頁
4說文校箋第7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68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23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41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03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5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42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74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56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539頁【補遺】第16366頁
14通訓定聲第238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8頁【崇文】第629頁
16說文句讀第213頁
17章授筆記第86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2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96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