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kǎi ㄎㄞˇ

門部 共18画 半包围结构U+95D3
汉语字典

門部

18画

10画

半包围结构

kai

kǎi

UMGU

ANUMT

XDJU

77108

U+95D3

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04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34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329頁,第11

廣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闓音愷。
說文》:闓也。
正韻》:闢也、解也。揚子《方言》:東齊闓戸謂之閻笘,楚謂之闓。
前漢・匈奴傳》:今欲與漢闓大關。曹植〈矯志〉詩:門機之闓,楛矢不追。

又,《博雅》:闓,欲也。

又,通作凱。
前漢・司馬相如傳》昆蟲闓懌,《史記》作凱澤。

又,《集韻》、《正韻闓丘哀切,音闓
集韻》:明也。

又,決拾也。
儀禮・鄕射禮》袒決遂〔註〕:決,猶闓也。以象骨爲之,著右大擘指,以鈎弦闓體也。〔釋文〕闓,音闓

又,人名。
後漢・劉表傳》: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註〕闓,音闓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闓音慨──義同。

注解

〔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門部

〔闓〕字拼音是kǎ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豈

〔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ǎi] ⑴ 開⑵ 古同“愷”,歡樂。

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