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ㄆㄧˊ

罒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U+7F86
汉语字典

罒部

19画

14画

上下结构

pi

LCEO

WLIPF

LKRU

60331

U+7F86

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网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6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50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914頁,第12

古文: 羆羆羆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羆音陂。
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能拔樹木。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
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
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
詩・小雅》:維熊維羆。

又,人名。
書・舜典》:讓于朱、虎、熊、羆。〔註〕四臣名。

又,《韻補》叶甫委切,張衡〈西京賦〉「若驚鶴之羣羆」,叶上綺字下纚字。

卷目:考證・未集中 部首:网部

愛日堂藏本: 第54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63頁,第56

《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

謹照原書釋畜改釋獸。憨悍改憨猛。

注解

〔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网部

〔羆〕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罒、熊、;、罷、灬

〔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í] ⑴ 熊的一種,即棕熊,又叫馬熊,毛棕褐色,能爬樹,會游泳。

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