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ián ㄊㄧㄢˊtǎn chān

糹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U+7DC2
汉语字典

糹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tian tan chan

tián tǎn chān

XOOY

VFFF

ZUUO

29989

U+7DC2

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2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928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891頁,第12

廣韻》:他酣切,音聃。
說文》:白鮮衣貌,謂衣采色鮮也。
淮南子・氾論訓》:緂麻索縷。

又,《廣韻》:處占切,音幨──義同。

又,《集韻》:充含切。又,充甘切──義同。

又,《廣韻》:吐敢切,音菼──靑黃色。
類篇》:帛騅色。

注解

〔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ián、tǎn、ch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炎

〔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ián] ⑴ 衣服色彩鲜明。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纺织品。⑶ 缉,搓:“~麻索缕。” [tǎn] ⑴ 苍白色。 [chān] ⑴ 女衣。

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