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ㄅㄛˊ

氵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U+6E24
汉语字典

氵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bo

形声字

IFPL 86 、 IFPE 98

EJDS

VEYY

34127

3258

1819

U+6E24

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1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634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581頁,第1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渤蒲沒切,音孛──渤澥,海別支名。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渤澥。亦作勃。
史記・高祖本紀》:北有勃海之利。〔索隱〕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橫在濟北,故〈齊都賦〉云:海旁出爲勃,名曰勃海郡。

又,滃渤,霧出貌。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

又,漰渤,水聲。郭璞〈江賦〉:鼓㕉窟以漰渤。

集韻》:或从勃作渤,通作浡。

注解

〔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渤〕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勃,五行属

〔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ó] ⑴ 〔~海〕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

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