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uō ㄊㄨㄛ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U+62D5
汉语字典

扌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tuo

tuō

RPXN

QJP

DWRR

53012

U+62D5

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2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26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373頁,第1

唐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拕音佗。
說文》:曳也。
前漢・嚴助傳》:拕舟而入水。揚雄〈校獵賦〉:拕蒼豨。

又,《集韻》:他佐切,佗去聲──義同。

又,《唐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拕駝上聲──引也。

又,《韻會》、《正韻拕吐臥切,音唾──義同。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亦引也。

又,水拕,猶堰也。
唐書・楊行密傳》作魯陽五堰拕,輕舸饋糧。

集韻》或作拖,又作扡。

注解

〔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拕〕字拼音是t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它

〔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ō] ⑴ 同“拖”。《説文》:“拕,曳也。从手,它聲。”《廣韻•歌韻》:“拕,曳也。俗作拖。”

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