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kān ㄎㄢzhàn

山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U+5D41
汉语字典

山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kan zhan

kān zhàn

MADN 86 、 MDWN 98

UTMV

LLEZ

24718

U+5D41

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51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316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255頁,第17

廣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嵁音龕──嵁巖,不平貌。
莊子・在宥篇》:大山嵁巖之下。

又,《廣韻》:苦咸切;《集韻》:丘咸切,嵁嵁──義同。

又,《廣韻》、《集韻》、《類篇嵁五感切,音坎──嵁崿,山形。左思〈魏都賦〉:恆碣嵁崿于靑霄。或作碪。

又,《廣韻》:士減切;《集韻》:士檻切,嵁音嶃──嵁絕,山貌。

注解

〔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ān、z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甚

〔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ān] ⑴ 凸凹不平的山岩:“鼯狖叫层~,鸥凫戏沙衍。”⑵ 险峻的 [zhàn] ⑴ 悬崖峭壁。

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