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án ㄏㄢˊhàn

口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U+5505
汉语字典

口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han han

hán hàn

KWYK

ROIR

JOXJ

68062

U+5505

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44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91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119頁,第18

唐韻》:火含切;《集韻》:呼含切,唅音㟏。
廣韻》:唅呀。

又,《集韻》:《博雅》:唵也。
前漢・王褒傳》:羹藜唅糗。
正字通》:俗含字。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唅胡紺切,音憾。
廣韻》:哺唅。
集韻》、《博雅》:唵也。又,《集韻》與琀、含通。
荀子・禮論篇》:飯以生稻,唅以槁骨。〔釋文〕唅,戸暗反。

注解

〔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唅〕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án、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含

〔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án] ⑴ 〔~嘇〕物在口中。⑵ 古同“含”。 [hàn] ⑴ 古代殡葬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等物。

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