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ㄈㄨˇ

面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U+4A49
汉语字典

面部

16画

7画

左右结构

fu

DMJY 86 、 DLJS 98

MWIJB

GJKF

13627

U+4A49

䩉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面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0頁,第30

同文書局本: 第1384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374頁,第41

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䩉音腐。
說文
》:頰也。从面,甫聲。
玉篇》:《左傳・僖二年》䩉車相依,今作輔。
廣韻》:頰骨也。同「」。
楚辭・大招》:靨輔奇牙:〔朱註〕輔,一作䩉,頰車也。
淮南子・說林訓》:䩉在頰則好,在顙則䩉
集韻》本作輔,或作䩉䩉

又,《唐韻》、《集韻䩉符遇切,音附──義同。

卷目:考證・戌集中 部首:面部

愛日堂藏本: 第80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77頁,第22

《集韻》本作輔。或作𩒷𨊽。

謹照原文𩒷改爲𩒺。

注解

〔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面部

〔䩉〕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面、甫

〔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ǔ] ⑴ 面頰。後作“輔”。《説文•面部》:“䩉,頰也。”《淮南子•脩務》:“口曾撓,奇牙出,𩉇䩉摇。”⑵ 指頰骨。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六:“䩉,《韻英》云:‘頰骨也。’”

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䩉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