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ㄑㄧˇ

月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U+43FF
汉语字典

月部

12画

8画

上下结构

qi

YNTE

IKB

WMMQ

38227

U+43FF

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59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85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952頁,第3

唐韻》:康禮切;《集韻》:遣禮切,䏿音起。
說文》:腓腸也。
玉篇》:肥腸也。
字林》:腨腸。
博雅》:䏿,腨也。

又,國名。
山海經》:無䏿之國,在長股東,爲人無䏿。〔註〕䏿,肥腸也。

又,《廣韻》:苦計切;《集韻》:詰計切,䏿音契。又,《集韻》:古禮切,音鷜。又,《五音集韻》:康禮切,音啟。又,胡禮切,徯上聲──義䏿同。

注解

〔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䏿〕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𢼄、⺼

〔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ǐ] ⑴ 小腿肚子。⑵ 肉的連接處。

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