覘的笔顺
覘字概述
〔覘〕字拼音是chān,部首是見,总笔画是12画。
〔覘〕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占、見”。
〔覘〕字仓颉码是YRBUU,五笔是HKHQ,四角号码是26612,郑码是IDJL。
〔覘〕字的UNICODE是U+899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224,UTF-32:00008998,UTF-8:E8 A6 98。
〔覘〕字异体字是䀡、䦓、佔、觇。
覘的意思
覘觇
chānㄔㄢ基本解释
◎见“觇”。
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16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34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8頁,第24字
音《集韻》、《韻會》:癡廉切;《正韻》:蚩占切,諂平聲。
《說文》:窺也。
《左傳・成十七年》:公使人覘之信。
《禮・檀弓》:善哉覘國乎。
例又,《廣韻》:也。
《舊唐書・職官志》:覘姦譎。
音又,《集韻》或作沾。
《禮・檀弓》:我喪也斯沾。〔註〕沾覘同。
例又,或作佔。
《禮・學記》:呻其佔畢。〔註〕佔,視也;謂之畢。
例又,或作䀡。
《類篇》:闚也。揚子《方言》:凡相竊視,南楚或謂之。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敕豔切,諂去聲──義同。
音又,《集韻》:丑琰切,音諂──視也。
音又,《類篇》:都含切,音耽──緩頰也。一曰舉首。
音又,《字彙補》:公低切,音稽。唐蘇遡〈朝覲壇頌〉:覘虞氏。
注解
〔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見部。
〔覘〕字拼音是ch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占、見。
〔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ān] ⑴ 见“觇”。
覘字的翻译
- peek; spy on, watch; investigate
- observer, espionner
覘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