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ㄅㄧˋ

艹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8298
汉语字典

艹部

7画

4画

上下结构

bi pi

AXXB

TPP

ERRR

44712

9167

6037

8298

1221535 横、竖、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芘的笔顺

折叠展开

芘字概述

折叠展开

〔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ì、pí,部首是艹,总笔画是7画。

〔芘〕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比”,五行属木。

〔芘〕字仓颉码是TPP,五笔是AXXB,四角号码是44712,郑码是ERRR,中文电码是9167,区位码是6037

〔芘〕字的UNICODE是U+829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432,UTF-32:00008298,UTF-8:E8 8A 98。

〔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573

芘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ㄅㄧˋ

基本解释

古通“庇”。

详细解释

动词

1.同“庇”。庇护shelter

隐将芘其所藾。 —— 《庄子·人间世》

芘依(依靠;庇护);芘荫(遮蔽;也指庇护;包庇);芘赖(荫庇;依赖)

2.另见 pí。

2ㄆㄧˊ

基本解释

〔~芣〕一种花草,即锦葵。

详细解释

名词

1.从高于360°C的煤焦油馏分中得到的一种四环烃化物C 16 H 6 ,无色,单斜晶体,熔点148°C,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pyrene

2.另见 bì。

芘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4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019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987頁,第10

唐韻》、《集韻芘毗志切,音鼻。
說文》:草也。〈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芘芘──梨芘,荆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芘同「庇」,䕃也、覆也。
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注解

〔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ì、p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比,五行属

〔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古通“庇”。 [pí] ⑴ 〔~芣〕一种花草,即锦葵。

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芘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房脂切頁碼24頁,第13

芘艸也。一曰芘茮木。从艸比聲。

附注王念孫《讀說文記》:「『一曰芘茮木』五字,乃是『一曰芘芣』之譌。《詩・東門之枌》三章『視爾如荍』傳:『荍,芘芣。』是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鼻冝反頁碼89頁,第7行,第1

芘艸也,一曰芘尗木,從艸比聲。

鍇注臣鍇按:荍蚍亦或作此,《魏史》:裴潛爲魏郡,不將妻子,妻子貧乏,織藜芘以自給。芘,藩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旁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5頁,第1許惟賢63頁,第3

芘艸也。一曰芘尗木。

段注尗鉉作茮。芘尗木未聞。王氏念孫曰:芘茮木三字當是芘芣二字之譌。玉裁謂。《說文》荍字下作蚍。不當此作芘芣。葢木名也。

从艸。比聲。

段注旁脂切。十五部。

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5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3頁
4說文校箋第32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27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9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8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5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8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31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7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693頁【補遺】第16233頁
14通訓定聲第233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2頁【崇文】第325頁
16說文句讀第94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66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78頁,第15字

芘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芘(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芘(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芘(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芘(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芘(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芘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