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qiào ㄑㄧㄠˋshāo

革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U+9798
汉语字典

革部

16画

7画

左右结构

qiao shao

qiào shāo

形声字

AFIE

TJFB

EEKQ

49527

7258

3942

U+9798

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9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388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1379頁,第23

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鞘音梢。
玉篇》:鞭鞘。
博雅》:䪎謂之鞘。

又,《唐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鞘音肖。
說文》:刀室也。
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鞘也。〔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
西京雜記》:鞘匣投鞘。

廣韻》同「韒」,《集韻》本作韒,亦作削、鞘

注解

〔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ào、sh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肖,五行属

〔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革,肖声。革,去毛并经过加工的兽皮。本义是刀剑套。

〔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ào] ⑴ 装刀、剑的套子 [shāo] ⑴ 拴在鞭子末端的细皮条

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鞘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