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ㄅㄧˋ

阝部 共7画 左右结构U+90B2
汉语字典

阝部

7画

5画

左右结构

bi

形声字

NTBH

PHNL

WZMY

37027

U+90B2

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269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1256頁,第6

唐韻》:毘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邲音佖。
說文》:鄭地。
春秋・宣十二年》: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註〕在鄭州管城縣。

又,姓。見《姓苑》。

又,《廣韻》、《集韻邲兵媚切,音祕。
廣韻》:好也。

注解

〔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邲〕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必、⻏,五行属

〔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⑵ 姓。

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