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ㄧˋ

辶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U+9038
汉语字典

辶部

11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yi

会意字

QKQP

YNAI

WRRS

37301

6654

5061

U+9038

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8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260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244頁,第8

古文: 逸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逸音佚。
廣韻》:失也、過也。
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註〕過失也。

又,《廣韻》:奔也、縱也。
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註〕縱之也。

又,《正韻》:隱也、遁也。
論語》:舉逸民。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
詩・小雅》:舉醻逸逸。

又,《韻會》:通作佚。
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與軼通。
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注解

〔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逸〕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兔,五行属

〔逸〕字造字法是会意。从辵( chuò )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是逃跑。

〔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 ⑴ 跑,逃跑,逃~。奔~。⑵ 散失⑶ 安闲,安乐⑷ 超过一般⑸ 隐遁⑹ 放任,不受拘束

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