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ㄧˇ

矢部 共7画 上下结构U+77E3
汉语字典

矢部

7画

2画

上下结构

yi

形声字

CTDU

IOK

ZSMA

23804

4248

5051

U+77E3

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矢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6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823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783頁,第1

古文: 矣

唐韻》、《集韻》:于己切;《韻會》:羽已切;《正韻》:養里切,矣矣
說文》:語已辭也。〔徐曰〕矣者,直疾。今試言矣,則出氣直而疾,會意。柳宗元曰:決辭也。

又,叶于姬切,音依。
詩・小雅》:徹我牆屋,田卒汙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萊音釐。

正字通》:通作巳,音以,與已別。

注解

〔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矢部

〔矣〕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厶、矢,五行属

〔矣〕字造字法是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是语气词。是“了”。

〔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ǐ] ⑴ 文言助词(a.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悔之晚~”;b.表示感叹,如“大~哉”)。

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