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dūn ㄉㄨㄣ

忄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U+60C7
汉语字典

忄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dun

dūn

形声字

NYBG

PYRD

USJY

90047

1908

U+60C7

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3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39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334頁,第11

古文: 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惇都昆切,音敦。
說文》:厚也。本作惇。从心,惇聲。今作惇。
書・舜典》:惇德允元。〔註〕厚也。
禮・內則》:皆有惇史。〔註〕史之孝厚者也、非官名也。

又,通作敦。
毛傳》:厚也。
爾雅・釋詁》:勉也。〔疏〕厚相勉也。

又,《廣韻》:章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倫切,惇音諄。
廣韻》:心實也。

又,《集韻》、《韻會惇殊倫切,音純──亦厚也。
禮・樂記》:樂者敦和。〔註〕作惇,音純──通作醇。

注解

〔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惇〕字拼音是dū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享,五行属

〔惇〕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敦厚,笃实。

〔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ūn] ⑴ 敦厚⑵ 劝勉,勤勉⑶ 推崇,尊重

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