鞳字概述
折叠展开
〔鞳〕字拼音是tà,部首是革,总笔画是18画。
〔鞳〕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荅”。
〔鞳〕字仓颉码是TJTOR,五笔是AFAK,四角号码是44561,郑码是EEAJ。
〔鞳〕字的UNICODE是U+97B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35,UTF-32:000097b3,UTF-8:E9 9E B3。
〔鞳〕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985。
〔鞳〕字异体字是𩌓、𩍈。
鞳的意思
折叠展开
鞳
tàㄊㄚˋ基本解释
①〔鏜~〕象声词,钟鼓声。“音锵锵以镗~。”
②古兵器。
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5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90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82頁,第15字
音《集韻》、《韻會》託合切,音錔。
《玉篇》:兵器也。
音又,《集韻》:鏜鞳,鐘鼓聲。或作鞈、、䶀、闒。
《韻會》:漢相如賦「鏗鏘鏜鞳」。
〇〔按〕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作䶀,《前漢書》、《文選》作鞈。
音又,《集韻》:吐盍切,音榻──義同。
注解
〔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鞳〕字拼音是t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荅。
〔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à] ⑴ 〔鏜~〕象声词,钟鼓声。“音锵锵以镗~。”⑵ 古兵器。
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鞳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