轂的笔顺
轂字概述
〔轂〕字拼音是gǔ,部首是殳,总笔画是17画。
〔轂〕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𣪊"、車”。
〔轂〕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車 。本义是車輪中心的圓木, 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 中有圓孔, 可以插軸。
〔轂〕字仓颉码是GJHNE,五笔是FPGC,四角号码是47547,郑码是BWFQ。
〔轂〕字的UNICODE是U+8F4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674,UTF-32:00008f42,UTF-8:E8 BD 82。
〔轂〕字异体字是䡰、毂、𨍔、𩏜。
轂的意思
轂毂
1gǔㄍㄨˇ基本解释
◎車輪中心,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借指車輪或車。~下(輦轂之下,借指京城)。~擊肩摩(形容車馬行人眾多,來往十分擁擠)。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車 。本義: 車輪中心的圓木, 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 中有圓孔, 可以插軸。
2.同本義nave。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楚辭·屈原·國殤》
輪轂; 綰轂; 轂擊肩摩(並行的車子車轂相觸擊,行人的肩膀相摩擦。形容行人車馬川流不息); 轂下(車下)。又作象聲詞。如:轂轂(搖動或滾動的聲音)
3.泛指車cart。
轉轂百數(百數:指數量多)。 —— 《漢書》
4.另見 gū。
轂毂
2gūㄍㄨ详细解释
1.轂 gū。
2.另見 gǔ。
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88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47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29頁,第34字
古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谷。
《說文》:輻所湊也。
《六書故》:輪之正中爲轂,空其中,軸所貫也,輻湊其外。
《釋名》:轂,埆也,體堅埆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轂以利轉也。
例又,《韻會》:暢轂,長轂也。
《詩・秦風》:文茵暢轂。〔註〕兵車之轂,比大車爲長,故曰暢轂。
例又,笠轂。
《左傳・宣四年》:射汰輈以貫笠轂。〔註〕兵車無蓋,尊者則邊人執笠依轂而立,謂之笠轂。
音又,《正韻》:薦舉人,謂之推轂。
《史記・鄭當時傳》:其推轂士,常以爲賢于己。
注解
〔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轂〕字拼音是g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𣪊、車。
〔轂〕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車 。本义是車輪中心的圓木, 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 中有圓孔, 可以插軸。
〔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ǔ] ⑴ 車輪中心,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借指車輪或車
轂字的翻译
- hub of wheel
- Rad (S), schieben, Drehscheibe (S)
- moyeu, roue
轂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