輠字概述
〔輠〕字拼音是guǒ,部首是車,总笔画是15画。
〔輠〕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果”。
〔輠〕字仓颉码是JJWD,五笔是LJSY,四角号码是56094,郑码是FKKF。
〔輠〕字的UNICODE是U+8F2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640,UTF-32:00008f20,UTF-8:E8 BC A0。
〔輠〕字异体字是楇、過、錁、𨍋、𨍹。
輠的意思
輠
guǒㄍㄨㄛˇ基本解释
◎古代车上盛润滑油的器具。
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82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44頁,第3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27頁,第11字
音《廣韻》:胡火切;《集韻》:戸果切;《韻會》:合果切;《正韻》:胡果切,音夥。
《廣韻》:車脂角。
《集韻》:筩也,車盛膏器。
《韻會》:車行,其軸當滑易,故常載脂膏以塗軸,此卽其器也。齊以淳于髠爲炙輠,謂其言長而有味,如炙輠,器雖久而其膏不盡也。
《說文》作楇,《集韻》或作。
音又,《廣韻》、《集韻》古火切,音果──義同。
音又,《廣韻》:胡瓦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瓦切,音踝。
《廣韻》:轂轉貌。
《禮・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註〕關,穿也;輠,廻也──謂以其杖穿轂中,而廻轉其輪也。
音又,《集韻》:火猥切,音;苦猥切,音塊;戸賄切,音繢──義
同。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車部
愛日堂藏本: 第70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2頁,第8字
《禮・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註〕關,穿也。輠,廻也。
謹照原書註改疏。
注解
〔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輠〕字拼音是guǒ,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果。
〔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ǒ] ⑴ 古代车上盛润滑油的器具。
輠字的翻译
- grease pot hung under axle of cart
- pot de graisse suspendu sous l'essieu d'une charette
輠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