耝字概述
折叠展开
〔耝〕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ù、chú,部首是耒,总笔画是11画。
〔耝〕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耒、且”。
〔耝〕字仓颉码是QDBM,五笔是DIEG86,FSEG98,四角号码是57912,郑码是CKLC。
〔耝〕字的UNICODE是U+801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797,UTF-32:0000801d,UTF-8:E8 80 9D。
〔耝〕字异体字是刞、耡、鋤。
耝的意思
折叠展开
耝
1qùㄑㄩˋ基本解释
①翻松土壤。
②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滑县。
耝
2chúㄔㄨˊ基本解释
◎古同“耡”。
耝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00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63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28頁,第17字
音《集韻》:七慮切,音覻──耕而土起謂之耝。
例又,地名。
《路史》:耝,羿邑,澶之衞南縣東十五里有故耝城。
音又,《集韻》:牀魚切──同「鉏」,起民令相佐助也。
注解
〔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耒部。
〔耝〕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ù、ch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耒、且。
〔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ù] ⑴ 翻松土壤。⑵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滑县。㈡ [chú] ⑴ 古同“耡”。
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