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uàn ㄓㄨㄢˋ juàn

糹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7E33
汉语字典

糹部

17画

4画

左右结构

zhuan juan

zhuàn juàn

XGJF

VFJII

ZFDS

25943

7E33

5544441251121412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竖、横折、横、横、竖、提、点、横、竖钩、点

䌸 𦁆

縳字概述

折叠展开

〔縳〕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uàn、juà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7画。

〔縳〕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專”或“糹、專”。

〔縳〕字仓颉码是VFJII,五笔是XGJF,四角号码是25943,郑码是ZFDS

〔縳〕字的UNICODE是U+7E3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307,UTF-32:00007e33,UTF-8:E7 B8 B3。

〔縳〕字异体字是䌸、𦁆

縳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uànㄓㄨㄢˋ

基本解释

卷,裹束:“闾丘婴以帷~其妻而载之。”

成束的鸟羽的计量单位:“十羽谓之~。”

2juànㄐㄩㄢˋ

基本解释

白色细绢。

古同“卷”。

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36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936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898頁,第22

廣韻》:持兗切;《集韻》、《韻會》、《正韻》:柱兗切,縳音篆。
說文》:白鮮色也。

又,《集韻》:規掾切,音絹。
儀禮・聘禮》〔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釋文〕縳,《聲類》以爲今正絹字。

又,《廣韻》:直戀切;《集韻》:柱戀切,縳音瑑。
博雅》:束也。
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百羽爲搏,十搏爲縳。〔註〕縳,羽數束名也。

又,《集韻》:樞絹切,音釧──雙縳,緻繒也。

又,《集韻》:重緣切,音椽──卷也。

注解

〔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縳〕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uàn、j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專

〔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àn] ⑴ 卷,裹束:“闾丘婴以帷~其妻而载之。”⑵ 成束的鸟羽的计量单位:“十羽谓之~。” [juàn] ⑴ 白色细绢。⑵ 古同“卷”。

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沇切頁碼434頁,第3

縳白鮮支也。从糸專聲。

附注段玉裁改作「白鮮巵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持沇切頁碼1030頁,第3行,第2

縳白鮮色也。從糸專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91頁,第1許惟賢1128頁,第1

縳白鮮也。

段注各本作色。今正。下文云:縞,鮮也。今本譌鮮色。則此色誤亦同。與支音同。縞爲鮮支。縳爲鮮支之白者。《聘禮》束紡注曰: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周禮》素沙注曰:素沙者,今之白縳也。《釋文》皆引《說文》居掾反。《聲類》以爲今正絹字。按據許則縳與絹各物。音近而義殊。二禮之鄭注。自謂縳不謂絹也。縳以其質堅名之。字从專。絹以色如麥䅌名之。字从䏍。李登作《聲類》時巳失其傳矣。若羽人十摶爲縳,《左傳》縳一如瑱,又皆卷縛之義。非字之本義。

从糸。專聲。

段注持沇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生紡。縳、縑,皆今之紡綢,

今生紗也。

縳、縑,皆今之紡綢。

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0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21頁
4說文校箋第572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14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89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18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37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3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41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549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52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630頁【補遺】第17902頁
14通訓定聲第303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25頁【崇文】第4497頁
16說文句讀第1869頁
17章授筆記第542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177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02頁,第6字

縳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rap
  2. attacher, nouer

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縳(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縳(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縳(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