綉字概述
折叠展开
〔綉〕字拼音是xiù,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3画。
〔綉〕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秀”或“糹、秀”。
〔綉〕字仓颉码是VFHDS,五笔是XTEN86,XTBT98,四角号码是22927,郑码是ZMYM。
〔綉〕字的UNICODE是U+7D8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37,UTF-32:00007d89,UTF-8:E7 B6 89。
〔綉〕字异体字是繡、绣。
綉的意思
折叠展开
綉绣
xiùㄒㄧㄡˋ基本解释
◎同“繡”。《宋元以來俗字譜》:“繡”,《嬌紅記》、《東牕記》作“綉”。
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2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5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7頁,第21字
音《集韻》:他切,音透──吳俗謂綿一片爲綉。
〇〔按〕《正字通》引《泝原》:繡,俗作綉,非。
注解
〔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綉〕字拼音是xi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秀。
〔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ù] ⑴ 同“繡”。《宋元以來俗字譜》:“繡”,《嬌紅記》、《東牕記》作“綉”。
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綉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embroider; embroidery; ornament
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仰天湖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