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dié ㄉㄧㄝˊ zhì

目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730
汉语字典

目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die zhi

dié zhì

HGCF

BUMIG

LHB

61014

7730

25111154121 竖、横折、横、横、横、横、撇折、点、横、竖、横

眣 𧠫

眰字概述

折叠展开

〔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ié、zhì,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1画。

〔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至”。

〔眰〕字仓颉码是BUMIG,五笔是HGCF,四角号码是61014,郑码是LHB

〔眰〕字的UNICODE是U+773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512,UTF-32:00007730,UTF-8:E7 9C B0。

〔眰〕字异体字是眣、𧠫

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1diéㄉㄧㄝˊ

基本解释

古同“眣”。

2zhìㄓˋ

基本解释

视。

眰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8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806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763頁,第25

集韻》:徒結切,音垤──目出貌。一曰目不正也。與眣同,或作眰

又,人名。
五代史・唐本紀》:盧臺軍將龍眰。

又,《集韻》:敕栗切,音抶──義同。

又,職日切,音質──視也。與眰同。

注解

〔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ié、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至

〔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ié] ⑴ 古同“眣”。 [zhì] ⑴ 视。

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眰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眰(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