珢字概述
〔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n、kèn,部首是王,总笔画是10画。
〔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艮”或“"⺩"、艮”。
〔珢〕字仓颉码是MGAV,五笔是GVEY86,GVY98,四角号码是17132,郑码是CXO。
〔珢〕字的UNICODE是U+73E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666,UTF-32:000073e2,UTF-8:E7 8F A2。
〔珢〕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6938。
〔珢〕字异体字是𤥛。
珢的意思
珢
1yínㄧㄣˊ基本解释
◎似玉的美石。
珢
2kènㄎㄣˋ基本解释
◎有隆起痕迹的玉。
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4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31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3頁,第1字
音《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
《說文》:石之似玉者。
音又,《集韻》:古痕切,音根。
《五音集韻》:古恨切,音艮──義同。
音又,《正韻》:苦恨切,音硍──玉有起跡曰珢。
注解
〔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n、k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艮。
〔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ín] ⑴ 似玉的美石。㈡ [kèn] ⑴ 有隆起痕迹的玉。
珢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語巾切頁碼第9頁,第29字續丁孫
異體珢
石之似玉者。从玉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一反切言陳反頁碼第51頁,第6行,第2字述
石之似玉者。從玉艮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語巾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65頁,第2字許惟賢第27頁,第3字
石之似玉者。从王。艮聲。
段注語巾切。古音在十三部。
珢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8頁,第1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5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4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1頁,第2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2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74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9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60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8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2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4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30頁【補遺】第1618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24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8頁【崇文】第1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3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284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46頁,第12字 |
珢字的翻译
- precious stone
珢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