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máng ㄇㄤˊ

牛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27B
汉语字典

牛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mang

máng

TRDE 86 、 CDNY 98

HQIUH

MBGM

23514

727B

31211353334 撇、横、竖、提、横、撇、竖弯钩、撇、撇、撇、点

牻字概述

折叠展开

〔牻〕字拼音是máng,部首是牛,总笔画是11画。

〔牻〕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牛、尨”或“牜、尨”。

〔牻〕字仓颉码是HQIUH,五笔是TRDE86,CDNY98,四角号码是23514,郑码是MBGM

〔牻〕字的UNICODE是U+727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307,UTF-32:0000727b,UTF-8:E7 89 BB。

〔牻〕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187

牻的意思

折叠展开

mángㄇㄤˊ

基本解释

毛色黑白相杂的牛;泛指杂色不纯。

乱。

详细解释

名词

黑白杂色的牛 black and white cow牻,白黑杂毛牛。——《说文》

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7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700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652頁,第24

唐韻》、《集韻牻莫江切,音厖。
說文》:白黑雜毛牛。

注解

〔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牛部

〔牻〕字拼音是m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牜、尨

〔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áng] ⑴ 毛色黑白相杂的牛;泛指杂色不纯。⑵ 乱。

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莫江切頁碼37頁,第14

牻白黑雜毛牛。从牛尨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免江反頁碼118頁,第5行,第2

牻白黒雜毛牛。從牛尨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莫江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02頁,第2許惟賢89頁,第8

牻白黑襍毛牛。

段注古謂襍色不純爲尨。亦作駹。古文假借作龍。亦作蒙。《周易・說卦傳》、《毛詩・小戎》、《周禮》牧人巾車《玉人》皆可證也。牻訓爲白黑襍毛。然則凡謂襍色不純亦可用牻字。

从牛。尨聲。

段注此以形聲包會意。莫江切。古音在九部。

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06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95頁
4說文校箋第48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4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4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7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9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2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8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47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8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020頁【補遺】第16286頁
14通訓定聲第20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3頁【崇文】第449頁
16說文句讀第142頁
17章授筆記第59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71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4頁,第6字

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