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yǐng ㄧㄥˇ

頁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6F41
汉语字典

頁部

15画

4画

左右结构

ying

yǐng

XIDM

PEMBC

RRKG

21986

6F41

352534132511134 撇、竖弯钩、竖钩、横撇/横钩、撇、点、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泂 頴 颍 𣻯

潁字概述

折叠展开

〔潁〕字拼音是yǐng,部首是頁,总笔画是15画。

〔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頃、水”或“匕、水、頁”。

〔潁〕字仓颉码是PEMBC,五笔是XIDM,四角号码是21986,郑码是RRKG

〔潁〕字的UNICODE是U+6F4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481,UTF-32:00006f41,UTF-8:E6 BD 81。

〔潁〕字异体字是泂、頴、颍、𣻯

潁的意思

折叠展开

yǐngㄧㄥˇ

基本解释

水名。今稱潁河。發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東南流至安徽省潁上縣沫河口入淮河。《説文•水部》:“潁,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

古地名。位於河南省登封縣東,潁水以北。本為春秋時周邑,後屬鄭。《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

古州名。北魏孝昌四年置,轄汝陰、弋陰、北陳留、潁川等二十郡。後廢。唐武德四年置信州,六年改名潁州,州治即今安徽省阜陽市。《魏書•地形志中》:“潁州,孝昌四年置……領郡二十,縣四十。”

姓。《古今姓氏書辯證•静韻》:“潁,哪地也,鄭大夫考叔為潁谷封人,因以為氏。後漢陳留長安人潁容,字子嚴,撰《春秋釋例》,至今望出陳留。宋著作佐郎潁贄,策中賢良方正科,遷太子中允。”

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44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48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596頁,第7

唐韻》:余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潁音穎──水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荆州,其浸潁、湛。
水經》: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

又,《前漢・地理志》:潁陽、潁隂、臨潁,三縣皆屬潁川郡。
〇〔按〕《正字通》入頁部,今依《說文》,凡熲、穎、㯋、潁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注解

〔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潁〕字拼音是yǐ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頃、水、;、匕、水、頁

〔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ǐng] ⑴ 水名。今稱潁河。發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東南流至安徽省潁上縣沫河口入淮河。《説文•水部》:“潁,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⑵ 古地名。位於河南省登封縣東,潁水以北。本為春秋時周邑,後屬鄭。《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⑶ 古州名。北魏孝昌四年置,轄汝陰、弋陰、北陳留、潁川等二十郡。後廢。唐武德四年置信州,六年改名潁州,州治即今安徽省阜陽市。《魏書•地形志中》:“潁州,孝昌四年置……領郡二十,縣四十。”⑷ 姓。《古今姓氏書辯證•静韻》:“潁,哪地也,鄭大夫考叔為潁谷封人,因以為氏。後漢陳留長安人潁容,字子嚴,撰《春秋釋例》,至今望出陳留。宋著作佐郎潁贄,策中賢良方正科,遷太子中允。”

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潁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ver in Anhui
  2. Fluß in Anhui (Eig, Geo)​ (Eig, Geo)
  3. (nom d'une rivière)​, rivière du Anhui

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潁(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潁(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