溓字概述
〔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ián、liǎn、nián、xián、xiàn,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3画。
〔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兼”。
〔溓〕字仓颉码是ETXC,五笔是IUVO86,IUVW98,四角号码是38137,郑码是VUXK。
〔溓〕字的UNICODE是U+6E9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307,UTF-32:00006e93,UTF-8:E6 BA 93。
〔溓〕字异体字是濂、瀶。
溓的意思
溓
1liánㄌㄧㄢˊ基本解释
①(水)平静:“河~海夷。”
②味淡薄。
溓
2liǎnㄌㄧㄢˇ基本解释
◎〔~~〕水快凝结成冰的样子,如“水~~以微凝。”
溓
3niánㄋㄧㄢˊ基本解释
◎古通“黏”,黏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也。”
溓
4xiánㄒㄧㄢˊ基本解释
◎水喷出沾在其他物体上。
溓
5xiànㄒㄧㄢˋ基本解释
◎以水浸物,使冷却。
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3頁,第3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39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6頁,第40字
音《廣韻》、《集韻》勒兼切,音濂。
《說文》:中絕小水。與濂同。
音又,《集韻》:離覽切,音廉──義同。
音又,《集韻》、《正韻》泥占切,音粘──與黏同。
《說文》:相著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溓讀爲黏,謂泥不黏著輻也。
音又,《廣韻》:良冉切;《集韻》、《正韻》:力冉切,音斂──漬也。一曰薄冰。潘岳〈寡婦賦〉:水溓溓以微凝。
音又,《廣韻》:力忝切;《集韻》:盧忝切,音稴──義同。又,恬靜貌。一曰小水。
音又,《集韻》:乎監切,音銜──濆水沾物也。
音又,乎韽切,音陷──沉物水中使冷。
音又,兩減切,音臉──味薄也。
音又,犁針切,音林──與瀶同。一曰寒也。
注解
〔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ián、liǎn、nián、xián、x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兼。
〔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án] ⑴ (水)平静:“河~海夷。”⑵ 味淡薄。㈡ [liǎn] ⑴ 〔~~〕水快凝结成冰的样子,如“水~~以微凝。”㈢ [nián] ⑴ 古通“黏”,黏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也。”㈣ [xián] ⑴ 水喷出沾在其他物体上。㈤ [xiàn] ⑴ 以水浸物,使冷却。
溓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