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口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5472
汉语字典

口部

9画

4画

左右结构

zi ci

形声字

KHXN

RYMP

JIRR

62010

6358

5472

251212135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飺 齜

呲的笔顺

折叠展开

呲字概述

折叠展开

〔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ī、cī,部首是口,总笔画是9画。

〔呲〕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此”,五行属金。

〔呲〕字仓颉码是RYMP,五笔是KHXN,四角号码是62010,郑码是JIRR,区位码是6358

〔呲〕字的UNICODE是U+547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18,UTF-32:00005472,UTF-8:E5 91 B2。

〔呲〕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207

〔呲〕字异体字是飺、齜

呲的意思

折叠展开

1

基本解释

同“龇”。

2

基本解释

〔~儿( cīr )〕方言,斥责,申斥,如“我被爸爸~~了一顿”。

详细解释

动词

1.[口]∶申斥,斥责rebuke; give a talking to

呲,苛也。 —— 《说文》呲其所不为者也。 —— 《庄子·列御寇》

挨了一顿呲。

2.〈方〉∶决裂 break with。如:他俩早弄呲了。

3.另见 zī “龇”

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82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10頁,第6

集韻》:才支切,音疵──嫌食也。本作飺,或作㖢。

又,余支切,音移──義同。

又,牆之切,音慈──無食也。

注解

〔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ī、c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此,五行属

〔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ī] ⑴ 同“龇”。 [cī] ⑴ 〔~儿( cīr )〕方言,斥责,申斥,如“我被爸爸~~了一顿”。

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呲字组词

折叠展开

含呲字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