㯿字概述
折叠展开
〔㯿〕字拼音是liè,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9画。
〔㯿〕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巤”。
〔㯿〕字仓颉码是DVVV,五笔是SVLN,四角号码是42912,郑码是FZOZ。
〔㯿〕字的UNICODE是U+3BF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5359,UTF-32:00003bff,UTF-8:E3 AF BF。
㯿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33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560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7頁,第1字
音《唐韻》:與涉切;《集韻》:戈涉切,音葉──柶端木也。又,《唐韻》:力葉切,音獵──義同。
例又,《類篇》:蔓木名,卽虎豆也。
音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音又,《正字通》:落答切,音拉。
《函史》:樹可放蠟,煎汁爲油,可作燭。今江南北放蠟者,謂之水㯿樹,其樹似女貞而異。
注解
〔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㯿〕字拼音是l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巤。
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㯿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handle of a ladle, a plant; wistaria, or wisteria, a certain trees in Sichuan; material for candle
㯿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