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嵩顶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

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

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

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

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辟。

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

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

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

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

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

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

庙社尚不阅,财用遑肯恤。

万兵树丰碑,数丈压崷崒。

岂知市朝变,辇路蔽荆棘。

同登八仙坛,再题三醉石。

君无笑余怯,登临常股栗。

为宝千金躯,夷路犹恐失。

存我厚苍生,岂效伯昏逸。

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

猜你喜欢

三代宾兴法尚存,每因取士叹斯文。近来眼病无聊甚,岂复能空冀北群。

()

东山辞满日,北郭送归年。驻马旌方举,鸣笳座已迁。

伤心宿草地,洒涕菊花天。赖有徐卿子,宁云似舅贤。

()

乃祖开元柱石臣,云孙髣髴玉麒麟。从来德炙舆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荐书学北海,未开东阁愧平津。而今且试调羹手,伫看沙堤继旧尘。

()

猴鹤沙虫道并消,谁分粪壤与芳椒?昨来皖水三河变,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践池边醪易醉,田横墓上酒难浇。

()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遥遥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敛复晴,昏烟淡将夕。

()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

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