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一作:悔多情)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清代。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一作:悔多情)
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
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伤心离别的地方,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泥莲句: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倩,请、恳请。此处谓莲花被藕丝缠绕。
别拈香一瓣:谓分别之时手中握着一瓣芳香的花。
纳兰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此词亦为悼亡。
参考资料:
1、施议对 .纳兰性德集 :凤凰出版社 ,2011 :244页 .
《山花子》这首词从“记前生”句可以看出,是写怀念亡妻的。这是残荷引发的怀人之作。
上片前两句是荷塘败落的实写,以“飘残”而感知了季节之悲,同时也是人生之秋的写照。而泥莲被藕丝萦绕,既是实景,又是不绝的情思。后两句“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追忆当初,因景诱情,前生珍重,后世亦珍情。情重更见心苦。
下片承上抒情,前两句化用杜牧诗句《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句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作者后悔妻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她深情相待,自觉对她薄情。因作者与妻卢氏结婚时,他心中还惦念着姓谢的表妹。自己因为对表妹谢氏的多情,而对卢氏薄情。如今想来人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泪的份了。“悔”字为反语,不悔之意。这是对于“情”的一种特殊感受,是更深沉得情的告白。后两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断肠”和“泪”恰是因多情而伤痛彻骨,凄苦惆怅。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恋绣衾。清代。杨玉衔。 今朝无酒算遣愁。酒多时、防化泪流。感身世、浮沈事,问前程、波没白鸥。幽栖莫笑蜗庐小,似苍茫、烟海系舟。待认定、蓬莱路,借仙人、黄鹤漫游。
归老图寿致政王玺太守。明代。程敏政。 白发朱颜七十馀,吉人何藉卫生书。忘机久入群鸥社,遗爱犹传五马车。鄠下晚香开寿席,终南山色点吟裾。贤甥令子俱才俊,时向云霄附起居。
寄题水木清华亭。元代。宋褧。 僻地开三径,荒山住一翁。栖迟瞰澄澈,结搆倚葱茏。画槛穿黄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龙恍惚,月砌鹤氋氃。破晓孤村日,号秋万壑风。溪流明见底,岩树润通中。曳杖行霜果,褰衣检露丛。稻花香入户,杉叶势侵栊。穫罢平川迥,樵归狭路穷。岚迷峰上下,泉合涧西东。陂养鱼千石,秧移地百弓。收成防雀鼠,种植聚奴童。薯蓣登秋课,禾麻验岁功。要宾如郑驿,遗子似庞公。物外心何远,朝中信不通。坐从书帙乱,饮
葛岭。清代。朱方蔼。 言访神仙宅,攀藤石磴闲。泉声春雨涧,人影夕阳山。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还。劳劳尘土梦,愧我几时闲。
隐士五首 其一 楚狂。明代。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国多游士。楚狂独何人,长歌向夫子。慷慨凤德衰,当已胡弗已。晏岁草木蕃,吾道亦云否。岐山鸟不至,吾已方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