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ǎojiànduōguài

少见多怪

拼音 shǎo jiàn duō guài怎么读

注音 ㄕㄠˇ ㄐㄧㄢˋ ㄉㄨㄛ ㄍㄨㄞˋ

繁体 少見多怪

感情贬义

近义词管见所及

反义词 见多识广

少见多怪的意思

折叠展开

少见:见识少。
见识太少;遇到事情就以为奇怪。多形容见闻浅陋。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例子清 郑燮《与金农书》:“世俗少见多怪,闻言不信,通病也。”

正音“少”,读作“shǎo”,不能读作“shào”。

辨析少见多怪”指见识少的人遇见平常的事情也觉得奇怪;“大惊小怪”不含“见识少”的意思;只指对于平常的事却表现出奇怪。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1. 看见骆峰当肿背 —— 少见多怪
2. 蜀犬吠日 —— 少见多怪

谜语1. 奇观 (谜底:少见多怪)
2. 狗吠月亮 (谜底:少见多怪)
3. 童年遇险记 (谜底:少见多怪)

故事 唐朝散文家柳宗元因王叔文失势而被贬到湖南永州当司马,他在永州期间收到韦中立的拜师信,非常感动。他立即回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表达一个观点:少见多怪是常有的事情,就像蜀犬吠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少见多怪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因为少见而感到惊异奇怪。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大惊小怪”

【典源】

汉・牟融《理惑论》(据《弘明集》卷一引)

问曰:“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其异于人之甚也?殆富耳之语,非实之云也!”牟子曰:“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1]言马肿背。』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子,皋陶马喙,文王四乳,禹耳参漏,周公背偻,伏羲龙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鼻有双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异于人乎?佛之相好,奚足疑哉?”

注解

[1]馲驼:即骆驼。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脊椎动物。身形高大,背上有驼峰,依驼峰可分单峰和双峰两种。双重眼睑,可挡风沙。脚下有肉垫,适于沙漠行走。能反刍,有高度耐饥渴的能力。可供骑乘及载货,是沙漠中的主要负重动物,故亦称为“沙漠之舟”。原产地在北非、阿拉伯、伊朗、中亚和西班牙等地。亦称为“橐驼”。馲,音luò

【典故】

“少见多怪”一语原是讥人因见识狭隘,故而对佛的超凡相貌有所怀疑,以为是过于夸大的传言。据汉・牟融《理惑论》载,有人问道:“你说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种显著特征、八十种细微特征,这与一般人差太多了,应该不太可能吧!”牟子回答:“俗话说得好:少所见,多所怪,看到骆驼的驼峰以为是肿起的马背。像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不都与平常人有极大差异?所以这些异相是确实存在的,你不能因为自己没看过就怀疑佛的不凡相貌啊!”牟子以为,若有人因为没见过异人与佛的超凡相貌,便肤浅地以为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人与“睹馲(luò)驼言马肿背”者同样可笑。后来“少见多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如清代小说《孽海花》第一一回:“剑云的论《公羊》,正当的很,也要闻而却走,真是少见多怪了!”便是这个意思。

【书证】

  • 01.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不识古字而误改例》:“学者少见多怪,遇有古字而不能识,以形似之字改之,往往失其本真矣。”
  • 02.清・赵翼〈石蟹〉诗:“繄兹变幻何足异,水土阴凝成磊落。陋儒少见每多怪,说与但增心胆愕。”
  • 03.《黄绣球》第二六回:“这都是我们地方上民俗野蛮,少见多怪,惊吓了夫人小姐,且请宽容,不必动气。”
  • 04.清・魏源《圣武记・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彼鄂尔泰者,不陈明其所以然,而徒予世人以少见多怪也。”
  • 05.《萤窗异草二编・卷四・翠微娘子》:“然世人少见多怪,群疑满腹,妾与君不可复居于此。”
  • 06.《孽海花》第一一回:“剑云的论《公羊》,正当的很,也要闻而却走,真是少见多怪了!”

【用法】

语义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

类别用在“见识浅陋”的表述上。

例句

小明真是少见多怪,连蟒蛇都没见过。

这种事经常发生,没什么稀奇,你就别少见多怪了。

他这个人就是少见多怪,什么事都大呼小叫,我们习惯了就好。

当小王看到车站内有情侣拥吻,竟然瞪大了眼睛,真是少见多怪

她第一次看到水牛,惊喜万分,大家都笑她是少见多怪的城市佬。

少见多怪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one gets excited easily
  2. 見聞(けんぶん)が狭(せま)いから何でもおかしいと思う
  3. делать круглые глазá
  4. qui a peu vu s'étonne d'un rien(celui qui manque de savoir doute de tout)

少见多怪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shǎo shào),小部,共4画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如:多少。少量。少许。

缺,不够。如:缺少。减少。

不经常。如:少有。少见。

短时间。如:少等。少候。少顷。

丢,遗失。如:屋里少了东西。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读(jiàn xiàn),见部,共4画

看到。如: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如: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如: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如:见上。见下。

会晤。如: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如: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如: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读(duō),夕部,共6画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如: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 nàn )兴( 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数目在二以上。如: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如:多余。一年多。

过分,不必要的。如:多嘴。多心。多此一举。

相差的程度大。如:好得多。

表示惊异、赞叹。如:多好。

表示某种程度。如: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表疑问。如:有多大呢?多会儿?

姓。

读(guài),忄部,共8画

奇异,不平常。如:怪诞(离奇古怪)。怪事。怪物。怪讶。怪圈( quān )。怪话。怪异。奇形怪状。

惊奇。如:大惊小怪。怪不得。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如:鬼怪。妖怪。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如:怪癖(古怪的癖好)。怪僻(古怪)。

很,非常。如:怪好的天气。

怨,责备。如:不怪你。怪罪。怪怨。

少见多怪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