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fēngliàngjié

高风亮节

拼音 gāo fēng liàng jié怎么读

注音 ㄍㄠ ㄈㄥ ㄌㄧㄤˋ ㄐㄧㄝˊ

繁体 高風亮節

感情褒义

近义词高风峻节

反义词 卑鄙无耻 卑鄙龌龊 寡廉鲜耻

高风亮节的意思

折叠展开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例子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

正音“节”,读作“jié”,不能读作“jiě”。

辨形“风”,不能写作“丰”。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道德和行为很高尚。

歇后语飞机上打凉扇 —— 高风亮节

谜语竹林里挂灯笼 (谜底:高风亮节)

故事 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即位,想与汉朝改善关系。汉武帝派苏武作为使节访问匈奴,由于匈奴内部变故,单于扣押了苏武,百般折磨他,让降将张胜、李陵来劝降他,苏武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誓死不降,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高风亮节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高风”,高尚的品格。语出《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亮节”,坚贞的气节。语出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高风亮节”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气节坚贞。

【典源】

“高风”:《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甲子之朝兮,汩吾西征。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陵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憙?[1]先圣之[2]兮,[3]名贤之[4][5]道德之珍丽兮,[6]富贵之乐耽。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党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注解

[1]沮:音,败坏、破坏。

[2]成论:定论。

[3]:音miǎo,超越。

[4]高风:高超的风范。

[5]忽:轻视、瞧不起。

[6]务:致力从事。

“亮节”: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四・陆云》引)

於穆府君,远祖弥光。功济黎献,泽洽八荒。披图承禅,袭化轩唐。洪风既振,遐曜休煌。[1][2][3][4],亮节[5][6]千祀。悠悠讫兹,徽烈不巳。

注解

[1]殷:殷商,朝代名。公元前1751∼前1111。成汤始号为商,传至盘庚,改号为殷,合称为“殷商”。

[2]周:朝代名。公元前1122∼256。周武王灭商至周赧王为秦所灭,共历八百六十七年。前期都镐京,自武王传至幽王宠褒姒亡国,十二君,历三百五十二年,史称“西周”。自周平王东迁雒邑至周赧王亡国,二十二君,历五百一十五年,史称“东周”。

[3]绍膺:继承。膺,音yīng

[4]祉:音zhǐ,幸福。

[5]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后裔以王侯名号,称为“三恪”。一说封虞、夏、殷之后于陈、杞、宋。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恪,音,恭敬。

[6]侯服:古代王城外围,按一定距离所划分的区域。夏制指离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典故】

“高风亮节”系由“高风”及“亮节”二语组合而成。 “高风”见于《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冯衍,字敬通,东汉辞赋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奇才,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荐举,冯衍辞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权,后与鲍永归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迟不归降,未予重用。后衍因与外戚交往,被免官归里,撰〈显志赋〉以自伤。赋中借史实以讽谕时政,借追慕古人而抒发其郁抑不平。赋云:“沮先圣之成论兮,名贤之高风。”是写冯衍虽然伤己不能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节,不苟同这种世俗之见。 “亮节”则见于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陆云(公元262—303),字士龙,晋吴郡人。与兄陆机齐名,时称“二陆”。其文词藻丽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内史夏府君过世后,写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绍膺遗祉,亮节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讫兹,徽烈不巳。”是叙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伟大的功业。并以“亮节”一词,形容故友的坚贞节操。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成“高风亮节”,用来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气节坚贞。

【书证】

  • 01.明・高攀龙〈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公之弟进士至远公,高风亮节,与公同气同心。……公立朝直节,窜逐坎𡒄,守志坚贞。”
  • 02.明・顾宪成〈辽阳稿序〉:“吾邑黄斗南先生,高风亮节,海内传诵,而独怪其文辞不少概见。”
  • 03.明・茅僧昙《苏园翁》杂剧:“先生高风亮节,非折简所能招;著某亲赍书币,潜造玄庐。”
  • 04.《甘肃通志・卷三九・隐逸・序》:“唐虞圣世,亦有巢由岩穴之士,脱屣浮荣,甘心肥遯。衡泌自适,考槃寤歌。高风亮节,遗世独立。”
  • 05.清・五大隆〈居易堂集外诗文・跋〉:“长洲徐俟斋先生,高风亮节,卓然千秋。……余尝读其文,嚼然如冰雪,犹想见其为人。”
  • 06.清・徐廷垣《春秋管窥・卷九・襄公二十九年・吴子使扎来聘》:“若季子之高风亮节宜嘉美,恐后纵有微疵,犹必为贤者讳,而况季子以礼义自守,无疵之可摘者。”

【用法】

语义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气节坚贞。褒义。

类别用在“品德高尚”的表述上。

例句

陈教授的高风亮节,得到全体师生的钦佩。

文天祥的高风亮节,值得每个人学习效法。

李将军不忮不求的高风亮节,令所有人敬佩。

史可法、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所景仰。

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崇尚传统知识分子高风亮节的已经少见。

高风亮节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igh and upright character

高风亮节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gāo),高部,共10画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如: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高度。如:他身高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如:高级。高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如: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声音响亮。如:引吭高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热烈、盛大。如:高昂。兴高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如: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如:高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如:高锰酸钾。

姓。

读(fēng fěng),风部,共4画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如: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如: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如: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如:风传( 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如: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如: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如:风瘫。风湿。

姓。

读(liàng),亠部,共9画

明,有光。如:天亮了,敞亮。明亮。豁亮。亮光。亮度。

光线。如:屋子里一点亮儿也没有。

明摆出来,显露,显示。如:亮相。

明朗,清楚。如:心里亮了。

声音响。如:洪亮。响亮。

使声音响。如:亮开嗓子唱。

读(jié jiē),艹部,共5画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如: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如:节气。节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如:节日。

礼度。如:礼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如:节奏。节拍。节律。

操守。如: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如: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略去,简略。如:节选。节录。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如:符节。使节。

姓。

高风亮节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