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肃(鲁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
引证解释
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
引《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 蒙 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裴松之 注:“肃 ( 鲁肃 )拊 蒙 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 吴 下 阿蒙。’ 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 穰侯乎 !’”
国语辞典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进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
引语本《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字义分解
士
拼音 shì 部首 士 总笔画 3士 [ shì ]1.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如士族。士大夫。2.旧时指读书人。如士子。士民。学士。3.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如士女。4.对人的美称。如志士。烈士。女士。5.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称某些专业人员。如医士。护士。7.姓。 [更多解释]
别
拼音 bié biè 部首 刂 总笔画 7别 [ bié biè ]1.分离。如别离。别情。别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门别类。2.差别。如霄壤之别。3.分类。如类别。性别。职别。级别。派别。4.另外的。如别人。别号。别字。别墅。别论。别开生面。5.卡住,插住,绷住。如别针。别花。6.不要,不准。如别动。 [更多解释]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三 [ sān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如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日
拼音 rì 部首 日 总笔画 4日 [ rì ]1.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如日月星辰。日晷( 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白天,与“夜”相对。如日班。3.天,一昼夜。如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某一天。如纪念日。5.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时候。如春日。往日。7.每天,一天一天地。如日记。日益。8.特指“日本国”。 [更多解释]
刮
拼音 guā 部首 刂 总笔画 8刮 [ guā ]1.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如刮脸。刮宫(子宫手术)。刮削。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方法,刮皮肤,使充血,以减轻炎症)。2.掠夺财物。如搜刮。刮地皮(搜刮民财)。3.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如刮糨子。4.风吹动。如大风刮倒一棵树。 [更多解释]
目
拼音 mù 部首 目 总笔画 5目 [ mù ]1.眼睛。如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看,视。如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如目的( dì )(亦指箭靶的中心)。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如条目。纲举目张。5.名称。如数目。巧立名目。6.标题。如目录。7.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如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孔眼。如网目。9.指为首的人。如头目。 [更多解释]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分字组词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相关词语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常见问题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拼音是什么?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怎么读?
答: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拼音是:shì bié sān rì , guā mù xiāng dài
点击 图标播放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发音。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是什么意思?
答: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肃(鲁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