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拼音
hàn mò
注音
ㄏㄢˋ ㄇㄛˋ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翰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翰墨hàn mò

  1.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brush and ink-writing,painting,or calligraphy;

引证解释

  1. 笔墨。

    汉•张衡 《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清•秦道然 《金缕曲·题云川蓉湖词隐图》词:“老矣城南 杜尚依然飞扬翰墨词填花雨。”

  2. 借指文章书画。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
    唐•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既考文辞兼详翰墨。”
    《宋史·米芾传》:“特妙於翰墨,沉著飞翥得 王献之 笔意。”
    郭沫若 《歌颂群英大会》诗:“旧状元只通翰墨而今是各业俱全。”

国语辞典

翰墨hàn mò

  1. 翰,制笔的鸟毛。翰墨指笔墨。比喻文章、书法。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笔墨

网络解释

翰墨 (汉语词汇)

翰墨,义同“笔墨”,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后世亦泛指文章、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历代名家翰墨如:王羲之、顾恺之、张旭、怀素、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王铎、邓石如、沈曾植、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沈尹默、于右任、李志敏、林散之、启功、舒同等。

翰墨的字义分解

  • 拼音 hàn 部首总笔画 16

    翰 [ hàn ]1.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翰。2.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5

    墨 [ mò ]1.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场。3.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4.贪污。贪墨。墨吏。5.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墨刑。6.姓。7.古同“默”,缄默。 [更多解释]

翰墨的分字组词

翰墨的近音词、同音词

翰墨的相关词语

【翰墨】的常见问题

  1. 翰墨的拼音是什么?翰墨怎么读?

    答:翰墨的拼音是:hàn mò
    点击 图标播放翰墨的发音。

  2. 翰墨是什么意思?

    答: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brush and ink-writing,painting,or calli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