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kǒubáishé

拼音
chì kǒu bái shé
注音
ㄔˋ ㄎㄡˇ ㄅㄞˊ ㄕㄜˊ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赤口白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口白舌chì kǒu bái shé

  1. 〈方〉:指说瞎话胡言乱语。

    请别赤口白舌乱诬赖别人。

    talk nonsense;

  2. 犹言是非。

    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京本通俗小说》

    dispute;

引证解释

  1. 古代迷信谓主口舌争讼的恶神。旧俗多于端午节书帖悬门以禳之。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又是五月五日到 可常 取纸墨笔来,写下一首《辞世颂》:‘……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宋•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竝悬门楣,以为禳禬。”

  2. 平白无故。

    《广陵潮》第二五回:“我敢是没有真凭实据赤口白舌枉説人家的?”

国语辞典

赤口白舌chì kǒu bái shé

  1. 言语恶毒或说惹是非、不吉利的话。也作「红口白舌」、「赤口毒舌」。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
    《野叟曝言·第二八回》:「今日要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

赤口白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ì 部首总笔画 7

    赤 [ chì ]1.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2.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3.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4.裸露。赤脚(光脚)。 [更多解释]

  • 拼音 kǒu 部首总笔画 3

    口 [ kǒu ]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3.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4.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5.破裂的地方。口子。 [更多解释]

  • 拼音 bái 部首总笔画 5

    白 [ bái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2.明亮。白昼。白日做梦。3.清楚。明白。不白之冤。4.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7.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8.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9.与文言相对。白话文。10.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11.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12.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13.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15.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é 部首总笔画 6

    舌 [ shé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3.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4.铃或释中的锤。5.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更多解释]

赤口白舌的分字组词

赤口白舌的相关词语

【赤口白舌】的常见问题

  1. 赤口白舌的拼音是什么?赤口白舌怎么读?

    答:赤口白舌的拼音是:chì kǒu bái shé
    点击 图标播放赤口白舌的发音。

  2. 赤口白舌是什么意思?

    答: 〈方〉:指说瞎话胡言乱语。

    请别赤口白舌乱诬赖别人。

    talk nonsense;犹言是非。

    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京本通俗小说》

    disp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