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拼音
zhé zī
注音
ㄓㄜˊ ㄗ
词性
名词
繁体
摺子

折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折子zhé zī

  1. 用纸折叠而成的册子多用来记账。

    booklet in accordion form with a slipcase, used for keeping accounts, etc.;

引证解释

  1. 即奏折。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怎么外官这们利害咱们在京里看御史们的摺子总觉言过其实,若像这样还有天日吗?”
    清•陈天华 《警世钟》:“当初 曾国藩 做翰林的时候曾上过摺子,説把诗赋小楷取士不合道理。”

  2. 折迭而成的纸册封面封底多用厚纸多用以记帐。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辞乡绅》:“宜命礼房将本治乡绅……居恒往来者通行查开摺子送宅。”
    张天翼 《从空虚到真实·报复》:“这是一个银行的折子。”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父亲在十字街一家面铺给我立了一个折子,中午在那里吃。”

  3. 用竹篾或芦苇编织用以圈储粮食的长席。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第二日清早 卜诚 起来,扫了客堂里的地,把囤米的摺子搬在窗外廊簷下。”

国语辞典

折子zhé zī

  1. 以白纸折叠而成的册子,分全折五开半及半折三开半两种。封面和封底加贴厚纸外加硬套。多用于记帐或开列清单等。也作「折子」。

网络解释

折子

[booklet in accordion form with a slipcase, used for keeping accounts, etc.] 用纸折叠而成的册子,多用来记账

折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ē zhé shé 部首总笔画 7

    折 [ zhē zhé shé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折子的分字组词

折子的近音词、同音词

折子的相关词语

【折子】的常见问题

  1. 折子的拼音是什么?折子怎么读?

    答:折子的拼音是:zhé zī
    点击 图标播放折子的发音。

  2. 折子是什么意思?

    答: 用纸折叠而成的册子多用来记账。

    booklet in accordion form with a slipcase, used for keeping accounts,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