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xiàzhīméng

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注音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
词性
成语

城下之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城下之盟chéng xià zhī méng

  1. 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被迫签订的条约

    a treaty signed under coercion;humiliating treaty of peace

引证解释

  1. 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接受的屈辱盟约。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 ……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杜预注:“城下盟,诸侯所深耻。”
    明刘基《春秋明经·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诸侯盟于扈》:“今以孤军攻之而城郭失其守,甲兵失其卫。使蔡侯泥首受罪以为城下之盟。谓晋师不强而若此乎?”

  2. 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

    清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英人已在香港出示起造房屋码头视为己有。未几将军参赞至粤遂以六百万及香港一岛,为城下之盟。”
    严复《论南昌教案》:“道咸之际海禁未开,疆吏不达外情,交涉动至决裂城下之盟,有金陵、天津诸条约。”

国语辞典

城下之盟chéng xià zhī méng

  1. 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和约。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后用以比喻战败屈服的意思。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偁总中权专上将,誓军前之士,却城下之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城下之盟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éng 部首总笔画 9

    城 [ chéng ]1.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2.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更多解释]

  • 拼音 xià 部首总笔画 3

    下 [ xià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2.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4.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5.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使降落。下半旗。下棋。7.进入。下海。8.投送。下书。9.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10.谦辞。在下。下官。11.颁布。下令。12.攻克。攻下。13.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用,投入精力。下工夫。15.退让。争执不下。16.做出判断。下结论。17.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18.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少于。不下二百人。动物生产。鸡下蛋。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 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 拼音 méng 部首总笔画 13

    盟 [ méng ]1.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盟军。盟友。同盟国。盟约。山盟海誓。2.指结拜弟兄。盟兄。盟弟。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发(誓)盟誓。 [更多解释]

城下之盟的分字组词

城下之盟的相关词语

【城下之盟】的常见问题

  1. 城下之盟的拼音是什么?城下之盟怎么读?

    答:城下之盟的拼音是:chéng xià zhī méng
    点击 图标播放城下之盟的发音。

  2.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

    答: 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被迫签订的条约

    a treaty signed under coercion;humiliating treaty of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