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纱袍
- 拼音
- jiàng shā páo
- 注音
- ㄐㄧㄤˋ ㄕㄚ ㄆㄠˊ
- 繁体
- 絳紗袍
绛纱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绛纱袍
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
引证解释
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
引《晋书·舆服志》:“﹝天子朝服﹞通天冠高九寸金博山颜,黑介幘,絳纱袍,皁缘中衣。”
《隋书·礼仪志六》:“又有通天冠高九寸,前加金博山、述,黑介幘,絳纱袍,皁缘中衣,黑舃,是为朝服。”
清•昭槤 《啸亭续录·香色定制》:“古之东宫皆服絳纱袍,盖次明黄一等。”
网络解释
绛纱袍
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
绛纱袍的字义分解
绛
拼音 jiàng 部首 纟 总笔画 9绛 [ jiàng ]◎赤色,火红。 [更多解释]
纱
拼音 shā 部首 纟 总笔画 7纱 [ shā ]1.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如棉纱。纺纱。2.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如羽纱。窗纱。纱布。纱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3.像纱布的。如铁纱。塑料纱。 [更多解释]
袍
拼音 páo 部首 衤 总笔画 10袍 [ páo ]1.中式长衣。如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2.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更多解释]
绛纱袍的分字组词
绛纱袍的相关词语
【绛纱袍】的常见问题
-
绛纱袍的拼音是什么?绛纱袍怎么读?
答:绛纱袍的拼音是:jiàng shā páo
点击 图标播放绛纱袍的发音。 -
绛纱袍是什么意思?
答: 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