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ngshì

拼音
lǜ lìng gé shì
注音
ㄌㄩˋ ㄌㄧㄥˋ ㄍㄜˊ ㄕˋ

律令格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律令格式lǜ lìng gé shì

  1. 唐代法律的表现形式。律是当代法典规定罪名和刑罚;令是皇帝的命令规定贵贱等级等重要制度;格是规定官吏的办事规则;式是规定官署通用的文件程式。律、令创始于秦代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唐代四种并行。

引证解释

  1. 唐•代法律的表现形式。律是当代法典,规定罪名和刑罚;令是皇帝的命令,规定贵贱等级等重要制度;格是规定官吏的办事规则;式是规定官署通用的文件程式。律、令创始于 秦 代格、式创始于 东魏、西魏,至 唐 代四种并行。

    《新唐书·刑法志》:“唐 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於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

网络解释

律令格式

中国隋唐时期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令是制度、规章的规定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禁令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各种章程细则(“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

律令格式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律 [ lǜ ]1.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约束。律己。3.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5.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líng lǐng lìng 部首总笔画 5

    令 [ líng lǐng lìng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格 [ gé ]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2.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阻碍,隔阂。格格不入。5.击,打。格斗。格杀。6.推究。格致。7.树的长枝。8.至,来。格于上下。9.感通。格于皇天。10.变革,纠正。格非。11.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6

    式 [ shì ]1.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2.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3.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阅兵式。4.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式。算式。公式。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式。命令式。 [更多解释]

律令格式的分字组词

律令格式的相关词语

【律令格式】的常见问题

  1. 律令格式的拼音是什么?律令格式怎么读?

    答:律令格式的拼音是:lǜ lìng gé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律令格式的发音。

  2. 律令格式是什么意思?

    答: 唐代法律的表现形式。律是当代法典规定罪名和刑罚;令是皇帝的命令规定贵贱等级等重要制度;格是规定官吏的办事规则;式是规定官署通用的文件程式。律、令创始于秦代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唐代四种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