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yín

拼音
gāng yín fă
注音
ㄍㄤ ㄧㄣˊ ㄈㄚˇ
繁体
綱銀法

纲银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纲银法gāng yín fă

  1. 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始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福建。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分为正、杂两纲(部分)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全部缴于官府。后为“一条鞭”法所代替。

引证解释

  1. 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始于 正德 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 福建。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分为正、杂两纲(部分),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全部缴于官府。后为“一条鞭”法所代替。

网络解释

纲银法

纲银法,汉语词语,释义为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

纲银法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āng 部首总笔画 7

    纲 [ gāng ]1.提网的总绳。2.事物的关键部分。大纲。纲领。纲目。纲要(➊提纲;➋概要)。3.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4.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 cháo )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更多解释]

  • 拼音 yín 部首总笔画 11

    银 [ yín ]1.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银子。银杯。银牌。2.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 hāng )。银票。3.像银的颜色。银白。银发( fà )。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同“垠”,边。5.姓。 [更多解释]

纲银法的分字组词

纲银法的相关词语

【纲银法】的常见问题

  1. 纲银法的拼音是什么?纲银法怎么读?

    答:纲银法的拼音是:gāng yín fă
    点击 图标播放纲银法的发音。

  2. 纲银法是什么意思?

    答: 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始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福建。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分为正、杂两纲(部分)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全部缴于官府。后为“一条鞭”法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