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dōu

拼音
sān dōu fù
注音
ㄙㄢ ㄉㄡ ㄈㄨˋ
繁体
三都賦

三都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都赋sān dōu fù

  1. 晋·左思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

引证解释

  1. 晋•左思 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 洛阳 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

    明•冯惟敏 《不伏老》第四折:“再来不上三都赋此去休过 万里桥。”

国语辞典

三都赋sān dōu fù

  1. 文章名。晋左思撰分为〈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叙述三国时蜀都益州、吴都建业、魏都邺三地的形势、物产等情况。

网络解释

三都赋 (左思古文)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予以高度评价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证《三都赋》成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前。姜亮夫认为《三都赋》作于291年。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见寄》:“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因为左思已经写的很好了,就放弃这个念头。

王鸣盛说:“左思于西晋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文选·三都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一段文字云:“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

三都赋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dū dōu 部首总笔画 10

    都 [ dū dōu ]1.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3.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4.总。都为一集。5.居:“都卿相之位”。6.古代称头目、首领。7.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赋 [ fù ]1.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2.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4.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5.古同“敷”,铺陈,分布。 [更多解释]

三都赋的分字组词

三都赋的相关词语

【三都赋】的常见问题

  1. 三都赋的拼音是什么?三都赋怎么读?

    答:三都赋的拼音是:sān dōu fù
    点击 图标播放三都赋的发音。

  2. 三都赋是什么意思?

    答: 晋·左思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