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繇
- 拼音
- xiāng yáo
- 注音
- ㄒㄧㄤ ㄧㄠˊ
相繇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相繇
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为共工之臣。亦称“相柳”。
引证解释
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为 共工 之臣。亦称“相柳”。 《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 之臣名曰 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引禹 湮洪水杀 相繇。”
郭璞 注:“相柳 也,语声转耳。”
《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 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 之所抵,厥为泽谿。 禹 杀 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穀种。”
相繇的字义分解
相
拼音 xiāng xià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相 [ xiāng xiàng ]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如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 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 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如相信。相烦。相问。3.亲自看(是否中意)如相亲。相中( zhòng )。4.姓。 [更多解释]
繇
拼音 yáo yóu zhòu 部首 糸 总笔画 17繇 [ yáo yóu zhòu ]1.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2.草木茂盛貌。也作“蘨”。《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3.通“徭”。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4.通“摇”。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5.通“謡”。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6.通“遥”。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7.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8.介词。相当于“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9.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 [更多解释]
相繇的分字组词
相繇的近音词、同音词
相繇的相关词语
【相繇】的常见问题
-
相繇的拼音是什么?相繇怎么读?
答:相繇的拼音是:xiāng yáo
点击 图标播放相繇的发音。 -
相繇是什么意思?
答: 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为共工之臣。亦称“相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