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
- 拼音
- tōng jiă
- 注音
- ㄊㄨㄥ ㄐㄧㄚˇ
通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假
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英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
引证解释
互相借用。
引明•文徵明 《企斋先生传》:“先生昆弟五人白首同居,有无通假死丧患难惠恤惟勤,於伦谊至篤也。”
张元济 《<愧郯录>跋》:“书此以识吾友通假之惠并为是书庆幸焉。”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迭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穀”,借“吁”为“吁”。
国语辞典
通假
同音字或近音字相互通用或假借。古书常用通假字,可包括三种:一、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二、双声通假。如借果为敢。三、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
网络解释
通叚
tōng jiǎ
同“ 通假 ”。 清 孙诒让 《<墨子间诂>序》:“而古字古言转多沿袭未改,非精究形声通叚之原无由通其读也。”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声音代变,则通叚难明。”
通假的字义分解
通
拼音 tōng 部首 辶 总笔画 10通 [ tōng ]1.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如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懂得,彻底明了。如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传达。如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往来交接。如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 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普遍、全。如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如通奸。私通。 [更多解释]
假
拼音 jiǎ jià 部首 亻 总笔画 11假 [ jiǎ jià ]1.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如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2.借用,利用。如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3.〔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4.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如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更多解释]
通假的分字组词
通假的近音词、同音词
通假的相关词语
【通假】的常见问题
-
通假的拼音是什么?通假怎么读?
答:通假的拼音是:tōng jiă
点击 图标播放通假的发音。 -
通假是什么意思?
答: 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英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