痦子
- 拼音
- wù zǐ
- 注音
- ㄨˋ ㄗˇ
痦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痦子
皮肤上隆起的红色或黑褐色的痣。
英nevus, naevus;
引证解释
皮肤上微微突起的黑痣。
引王鸣录 《不正之风》:“就是因为这儿有个痦子。”
国语辞典
痦子
黑痣。
例如:「她的脸上长了一个痦子。」
网络解释
痦子
痦子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皮肤的良性肿瘤,是由神经细胞分化出来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可能长痦子。长在脖子后面的痦子考虑到有可能因为摩擦导致恶变最好到皮肤科看看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除特殊部位的痦子外身体其他部位长的痦子一般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
皮内痣比较多见一般突出在皮肤表面比较大、比较圆,黑色的多,上面还可能有毛发这种痣是安全的痣,一般不需治疗。
交界痣一般在表皮和真皮交界的地方出现摸起来不高出皮肤表面,一般无毛发,比较黑。这种痦子如果周围出现破损、感觉到疼痛、流血或是周围有卫星灶就提示有恶变了,应及时切除。
痦子的字义分解
痦
拼音 wù 部首 疒 总笔画 12痦 [ wù ]◎〔痦子〕人身上长出的突起的痣。 [更多解释]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如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痦子的分字组词
痦子的近音词、同音词
痦子的相关词语
【痦子】的常见问题
-
痦子的拼音是什么?痦子怎么读?
答:痦子的拼音是:wù zǐ
点击 图标播放痦子的发音。 -
痦子是什么意思?
答: 皮肤上隆起的红色或黑褐色的痣。
英nevus, naev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