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mínwénxué

拼音
píng mín wén xué
注音
ㄆㄧㄥˊ ㄇㄧㄣˊ ㄨㄣˊ ㄒㄩㄝˊ
繁体
平民文學

平民文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平民文学píng mín wén xué

  1.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

  2. 指民间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学一文介绍北京的民间歌谣。

引证解释

  1. 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有些人说:‘ 中国 已有平民文学’其实这是不对的。”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十三:“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的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

  2. 指民间文学。

网络解释

平民文学

中国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出的一个建设新文学的主张和口号 。最初由周作人于1919年1月在《平民文学》一文中正式提出指与文言的贵族文学相对立的、表现普通人们普遍与真挚感情的文学。周作人认为平民文学与贵族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②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并提倡在文学中以一律平等的人的道德代替愚忠愚孝的封建道德以社会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代替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事业和幸福。这种主张适应了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需要产生了较大影响。

平民文学的字义分解

  • 拼音 píng 部首总笔画 5

    平 [ píng ]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2.均等。平分。平行( xín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4.安定、安静。平安。平服。5.治理,镇压。平定。6.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7.和好:“宋人及楚人平”。8.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11.姓。12.〔平假( 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古同“评”,评议。 [更多解释]

  • 拼音 mín 部首总笔画 5

    民 [ mín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7.同“苠”。 [更多解释]

  • 拼音 wén 部首总笔画 4

    文 [ wén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2.刺画花纹。文身。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1.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2. 错杂艳丽的色彩)。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13.掩饰。文过饰非。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15.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xué 部首总笔画 8

    学 [ xué ]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更多解释]

平民文学的分字组词

平民文学的相关词语

【平民文学】的常见问题

  1. 平民文学的拼音是什么?平民文学怎么读?

    答:平民文学的拼音是:píng mín wén xué
    点击 图标播放平民文学的发音。

  2. 平民文学是什么意思?

    答: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指民间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学一文介绍北京的民间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