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阴
- 拼音
- fú yīn
- 注音
- ㄈㄨˊ ㄧㄣ
- 繁体
- 伏陰
伏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伏阴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引证解释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引《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
《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引《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网络解释
伏阴
fú yīn
伏阴(伏阴)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3.中医学术语。
今见四时之病, 盛夏每多吐泻, 深冬偏见疮疹, 诸如此类, 岂非冬多内热, 夏多中寒乎? 总之, 夏有热证, 亦有寒证, 冬有实证, 亦有虚证, 虽从时从证, 贵乎因病制宜, 然夏月伏阴之义, 此实天人之同气, 疾病之玄机, 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者也。——《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伏阴的字义分解
伏
拼音 fú 部首 亻 总笔画 6伏 [ fú ]1.趴,脸向下,体前屈。如伏卧。伏案读书。2.低下去。如此起彼伏。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如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使屈服。如降伏。降龙伏虎。5.隐藏。如伏兵。埋伏。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如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姓。 [更多解释]
阴
拼音 yīn 部首 阝 总笔画 6阴 [ yīn ]1.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阴虚生热。图形:⚋(U+268B)。2.指“月亮”如太阴(月亮)。阴历。3.带负电的。如阴电。阴极。阴离子。4.云层较厚,遮住阳光。如阴沉。阴雨。阴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阴霾。5.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如阴面。阴干( gān )。阴凉,阴影。山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阴(碑的背面)。6.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如阴沟。阴通(秘密往来)。阴私。阴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背地捣鬼,险恶。如阴谋。阴毒。8.指冥间。如阴间。阴司。阴曹地府。9.凹进的。如阴文图章。阴识(即阴文)。10.指时间。如光阴。惜寸阴。11.生殖器。如阴部。阴道。阴茎。阴囊。12.姓。 [更多解释]
伏阴的分字组词
伏阴的近音词、同音词
伏阴的相关词语
【伏阴】的常见问题
-
伏阴的拼音是什么?伏阴怎么读?
答:伏阴的拼音是:fú yīn
点击 图标播放伏阴的发音。 -
伏阴是什么意思?
答: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