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拼音
bū zhì
注音
ㄅㄨ ㄓˋ
繁体
逋滯

逋滞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逋滞bū zhì

  1. 积压不流通。

  2. 指拖欠的赋税。

引证解释

  1. 积压不流通。

    晋•陆云 《答车茂安书》:“官无逋滞之穀民无饥乏之虑。”

  2. 指拖欠的赋税。

    唐•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上藉其实俾统於 洪 ;逋滞攸除,姦讹革风。”

网络解释

逋滞

逋滞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积压不流通;指拖欠的赋税。

逋滞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逋 [ bū ]1.逃亡。逋逃。逋迁。逋荡。2.拖欠。逋负。逋租。逋债。3.拖延。逋留(逗留)。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12

    滞 [ zhì ]1.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2.遗落:“此有滞穗”。 [更多解释]

逋滞的分字组词

逋滞的近音词、同音词

逋滞的相关词语

【逋滞】的常见问题

  1. 逋滞的拼音是什么?逋滞怎么读?

    答:逋滞的拼音是:bū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逋滞的发音。

  2. 逋滞是什么意思?

    答: 积压不流通。指拖欠的赋税。